发展道路的异趋与斗争,从根本上反映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的矛盾这一近代以来社会的主要矛盾的斗争,决定着社会前进与倒退、改革与保守、革命与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它像一根红线,贯穿着社会早期现代化的各个过程。同时它又是一张网,牵涉到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各领域。如果忽视了这一点,我们就很难对近现代历史上的许多问题作出比较正确的解释。0[7]703-704这样就将现代化和革命比较好地结合了起来。20世纪80~90年代在用现代化的视角重新认识近代史时,一些学者认为,从现代化开始启动的19世纪中叶直到20世纪的最后历程,社会的一切变迁、动荡、,所有的政治制度更替、经济结构转型、意识结构转型、意识形态更新,都包含在现代化变迁的大框架之内,都可以在现代化这一宏大的主题下重新获得解释,找到它的价值意义。从这一视角出发,洋务运动问题、戊戌变法问题、辛亥革命问题、清末的立宪改革问题,以至近代的工商业、商会、学堂、文化、社会风尚问题,包括与现代化有关的各种人物的问题,都可以进行整体的研究。显然,这种看法,实际上把现代化作为近代的主题,以现代化作为主线,去重新构筑近代史的学科体系。这里就面临着如何看待以往的以反帝反封建/两个过程0为主要线索的近代史学科体系问题。罗荣渠就认为他的/以衰败化、半边缘化、革命化、现代化四大趋势作为近代的基本线索的新观点0是对原来近代史分析框架的继承和突破[3]5。但是,讲现代化,一定要看其启动的社会历史前提,像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取得民族独立前,社会只能出现帝国主义允许的,或者封建统治能够容纳的某种程度的/现代化0,不可能出现人独立自主的现代化,更不可能出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考察整个近代史,首先要看到争取民族独立的时代紧迫性,同时要注意现代化过程在近代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在考察视角上,既不能只注意到民族独立这一面,忽视现代化过程,也不能只看到现代化过程而忽视民族独立这一面。这两者在历史实际发展中不能相互取代。在近代,只有首先取得了民族独立,才能为现代化的展开和实现奠定
基础,
提供前提。因此,把现代化作为近代史的唯一主题,是不能看到近代历史的全貌的。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看待近代历史,必须将革命和现代化结合起来考察,仅仅考察一个方面是无法认识近代的历史全貌的。当然,必须分清近代的历史主题是革命,还是现代化。从历史事实看,从近代的本质看,革命是近代的事实主题,现代化并没能成为真正的历史主题,只是一种趋势,一种历史趋向。只有在是新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现代化才真正成为社会的主题。我们不能因为今天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就认为近代也在进行现代化,那样将会重犯以现实改铸历史的毛病。同时,将革命当作近代的全部历史也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因为不能否认现代化在近代的存在,虽然现代化没能成为当时的主要历史事实。排斥从现代化角度研究近代史是不正确的,既无助于全面认识近代历史,也不能更好地适应现实的需要。章开沅等人在用现代化视角重新认识近代史时,就比较好地处理了突破原有近代史学科体系和建立新的近代史学科体系的关系。三 近代史研究/现代化视角0兴起的意义 现代化视角引入近代史研究,在近代史学科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创新价值,推动了新时期近代史学科体系的完善,是20世纪近代史研究走向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为21世纪近代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代史学界用现代化视角考察近代史,为学者服务现实社会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近代现代化研究,强烈地表达了近代史学界对现实的高度关注。正如章开沅所言:/平心而论,历史学家并非是现代化研究的先行者,在这个领域他们曾是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后继者。但历史学家并非消极地追随和附和,他们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历史研究方法投入现代化研究,并且根据历史学自身的特点推进多学科的整合。因此,历史学家的参与,不仅拓展了现代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了现代化研究中的科际整合,同时也对历史学(主要是近现代史)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为历史学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与现实的契合点。0[8]9对于当代人来说,我们与我们的前辈)))近代人实际上仍处于同一历史进程之中。因此1252010年第2期龚 云 20世纪80~90年代近代史研究/现代化视角0的兴起
百度文库 从现代化角度研究近代史的原因?
文章来源:《河北学刊》 网址: http://www.hbxkzzs.cn/zonghexinwen/2022/1208/619.html
上一篇:国内发表教育类论文的期刊有哪些
下一篇:学刊SCI论文(学术期刊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