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要留校就读,必须符合:1)博士期间sci if达到10分以上,至少2个以上3个)生物系。
学刊SCI论文,博士留校要什么条件?
博士生要想留在学校,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 )博士期间SCI的IF达到10分以上,或至少2个以上3个(生物系);
2 )博士毕业论文被评为校优或省优,当然“全国百篇”更有可能。
除了获得所要求的学历外,还需要一定的科研能力。 通常,申请博士留学需要获得硕士学位。

体育类cssci期刊排行榜?
1.体育科学2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3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4 .体育科技5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6 .体育与科学7 .体育学报8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9 .体育文化导刊10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1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2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3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4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4
请问科学论文是否有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 )是表征期刊影响大小的定量指标。 也就是说,某刊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数,实际上是某刊在某年被所有源出版物引用并在该刊头两年发表论文的次数与该刊头两年发表的所有源论文数的比值。 nk-1 nk-2的计算公式: if(k )=Nk-1 Nk-2的说明: k是某年,nk-1 nk-2是该杂志在一两年前发表的论文数,nk-1和nk-2是该杂志在k年被引用的数。 也就是说,某杂志2005年的影响因素是2004年和2003年两年刊登的论文2005年的引用总数除以2004年和2003年两年刊登的文章总数。 影响因素的产生与应用于1998年,美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 )博士在ShumingHao123@.com杂志上阐述了影响因素的产生过程。 说明他首先提出影响因素的目的是对《科学家》期刊的评价和筛选。 目前所称的影响因素一般是指从1975年开始,Shuming hao123 @ .com (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 )每年提供上年度全球期刊引用数据,收录于该数据库的各期刊影响因素JCR是全球权威的统一数据库。 其引用数据来自世界3000多家出版机构的7000多家期刊。 专业领域包括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 JCR是目前世界上评价期刊的唯一综合工具。 只有它能收集全世界各专业期刊的引文数据,因此JCRCD版有很多良好的接口来展示期刊之间的引文关系。 可以告诉人们。 那些是最有影响力的期刊,那些是最常用的期刊,那些是最受欢迎的期刊。 除影响因素外,还包括期刊最新排序(Current Rank )、刊名缩写(Abbreviated Journal Title )、国际统一刊号(ISSN )、总引用数)、即时性索引(immediactes ) 的影响因素及JCR显示的以上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对以下各类人员具有多种实用价值: 1 )图书馆馆员制定文献收藏计划和经费预算,向读者推荐优秀期刊。 2 )编辑人员了解和掌握自己编辑的期刊情况,制定有效的编辑计划和办刊目标。 3 )出版社掌握和监测出版动态,把握出版机会,做出新的出版决策。 4 )作者)科研人员) a .寻找并识别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期刊,b .识别论文投稿期刊,c .证实发表自己论文的期刊水平。 5 )情报研究分析人员a .跟踪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趋势,b .研究学科之间及各学科内的引用模式。 c .研究学术论文产出的学问[2]。 d .研究专业学科发展变化趋势。 化学系的期刊,当然要推美国化学会的各猛将。 在2003年化学系10篇引用频率最高的文章中,ACS占9篇,不服不行。 我一直反对因子决定论,美国化学会的期刊做得很好。 特别是新的期刊,出一本就是经典,号召力非常强。 说到化学系的领导,当然推荐shumingHao123@.com(JACS )。 有人说美国化学会杂志的影响因素不是最高的,这就像用人均GDP来衡量国力的强弱一样。 影响因素为2年平均引用次数,为较窄的评价指标。 2003年JACS的影响因子为6.5,但其总引用次数和被引用次数占第一位,这表明JACS的覆盖面、信息量是无与伦比的。 另外,在影响因子评价中总文章数为分母,大型期刊的影响因子难以显著提高,但不易变动。 JACS既有类似简讯的文章,也有全文型文章,这也是影响其影响因素的重要原因。 总的来说,JACS以其总优势稳居化学系期刊的领导地位。说起影响因子,那就得说《化学评论》(Chem. Reviews)。 化学评论的影响因子常年在20以上,前几年直逼SN,为化学类的刊物争了口气。不过Review类的期刊,影响因子容易很高,这是因为无论什么文章,在背景介绍里总是会提相应的综述,这是常理,或者说这是格式。而且化学评论每年的文章才100来篇,分母这么小,商自然就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外国的综述类期刊,通常是约稿制,写文章的本身是牛人,号召力本身就大――不知道有多少个小组在跟踪他的工作呢,有综述还会放过?2003年的十大引用频次最高的文章里,排第三的不是美国化学会的。我估计可能是德国应用化学( Angew. Chemie)或者 英国的 化学通讯 (Chem. Comm.)。最有可能是德国应用化学。 想想看放眼综合类期刊,能够跟美国化学会志一较长短的,也就只有它了。德国应用化学的规模是JACS的一半不到,而且只有简讯类文章(有时有小型综述),这是它影响因子很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它的影响因子波动比较大,2001年8.2,2002年7.5,2003年又回到8.5。我觉得Angew. Chemie上的简讯,主要分布在有机化学、生命有机化学、材料学、高分子化学这几块,比较冷门的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基本没有,这也是它的一个办刊方针。我自己是学有机的,自然要说说有机类的老大,《有机化学》(JOC)了。可能又有人要诟病JOC的影响因子,不错,JOC的影响因子这几年是在下降,去年前年持平回稳。这是因为JOC裁掉了所有的Communications,因为ACS成立了《有机快报》(Org. Lett.)。要看到JOC在ACS的地位――2002年Peter. Stang由JOC的主编升任JACS的主编,而Org. Lett.的主编升任JOC的主编。2003年的十大引用频次最高的文章里,排第一的不是JACS,是JOC,第二才轮到JACS呢。JOC上的全文,很多工作做的很漂亮,相比之下它的Notes要弱一些。不过前一阵Corey在JOC上发了一篇文章,专门讲他的自传的――我觉得比较恶心,看他一付自诩天才化学家的样子,谁能够想象他是化学界有名的周扒皮呢。有机除了JOC之外,就是它的姊妹篇《有机快报》(Org. Lett.)了,Org. Lett.是ACS办得非常成功的一个刊物,99年创刊,2001年有影响因子,从3.4, 3.7,一路稳步成长到4.1。而且它的规模一开始就非常不小,双周刊,文章数跟Angew. Chemie,JOC相当。虽然只有简讯类文章,但是简讯的质量相当不错,可以说Org. Lett.是JOC的影响因子下降的直接原因。不过肥水不流外人田,都是自家兄弟,弄来弄去还不是在ACS家里混?Q。当然除了美国和德国,自然得说说英国的化学通讯(Chem. Comm.)。Chem. Comm.这个期刊呢,我个人认为是有点片面追求新意了。虽然说一个简讯类的期刊应该以新意为第一要务,但是不能不及其余。看Chem. Comm.上的文章,大部分就是新而且怪,说实际用途,说句实在话说不上来。说工作做的漂亮,也说不上来。就有点象“意外反应收购站”的感觉。欧洲的期刊,有一个我觉得是很值得推荐的,那就是《四面体》(Tetrahedron)。Tetrahedron影响因子不高,不过我觉得上面的工作比《四面体通讯》(T. L.)高半个档次。Tetrahedron和T. L.是姊妹篇,应该说水平差不多,看看人家KCN,文章基本是JACS, Angew. Chemie。什么Chem. Comm, JOC,OL都看不上的,可是很有一些文章在Tetrahedron 上。T. L.上垃圾很多,重复T. L.上的文献基本上没有满意的。有人开玩笑说是人的文章降低了T. L.的水平,可是这两个期刊亚洲区(除日韩)现在都是上海有机所的林国强执行副主编,按说他应该卡关标准是一样的,这个理由说不通。主要还是一个办刊方向和审稿人群体的问题。说了半天,其实还有一个是超级大牛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好比说高校化学学报和化学学报在争谁是中文化学刊物的老大,忽然有一个声音大吼:争什么争!老子还没有说话呢!――这个声音就是科学(B)。呵呵。PNAS上的化学文章比SN多得多(SN一年也就三四十篇化学或者相关化学的文章),上面的文章我个人觉得比JACS要强,高半个档次左右。离SCIENCE半个档次。这个期刊人投稿不多,值得国内的牛人大力关注。其他的比如 欧洲化学(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也是不错的,就是规模太小,
文章来源:《河北学刊》 网址: http://www.hbxkzzs.cn/zonghexinwen/2022/1212/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