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并不是这艘船上的每个人都在为人类的共同利益而努力。许多人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拆除船舶的部件。这种现象真的很可悲。
诺贝尔奖自成立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奖项之一。很多人都把诺贝尔奖当成自己的荣耀。
中国虽然人才济济,但真正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只有两个。他们是屠悠悠和莫言。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文学是人类文明和精神的结晶。人们用文学记录历史,用文学传达情感,用文学警示世界。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在文学之后,他应邀在东亚文学论坛上发表演讲。他在讲话中说:社会之舟已沉,富人胜于穷人。莫言为什么这么说?莫言莫言是想用这句话来警告什么?
莫言所有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他的亲身经历。他的作品是对他过去生活的分析,也是他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想象。
莫言1955年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莫言出生后不久,就遇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困难时期。在这场危机下,中国陷入了农副产品短缺的困境。
莫言的童年就是在这场危机中度过的,也正因为如此,莫言的童年才没有那么无忧无虑。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困难时期还没有过去长久以来,命运多舛的莫言在中国遇到了“特殊时期”。因为特殊时期的影响,年轻的莫言只好辍学回家,在家里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对于当时的莫言来说,基本的、能干的农活都是他干的。辍学回家的莫言没有浪费学业,经常自发地学习知识。
就这样,莫言一边干农活一边读书,又活了10年。 21岁那年,莫言在国家的号召下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因为莫言的文学功底很高,莫言在军队中担任过很多职务。其中,莫言最喜欢的军队图书管理员职位,就是军队图书管理员的职位。莫言天生就具有一种文学作品的微妙情感,所以在担任图书管理员的四年里,莫言在军队中阅读了1000多本书。
莫言经常读书,为了写作,他也出版了自己写的作品,但对于初出茅庐的莫言来说,他的大部分作品要么被拒绝,要么被搁置。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1981年5月,莫言的小说《春雨夜雾》在河北文学杂志社《荷塘》上发表,虽然当时这部小说并没有大热。但是,却给了莫言信心,让莫言知道自己的作品终于得到了别人的认可。
莫言并没有把所有的工作都放在文学上,他在军队中一路晋升为副师级。此后,莫言不贪官位,毅然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希望能进一步深造自己的文学素养。
莫言交了很多朋友在校期间,文化底蕴深厚的作家在这些作家的指导下创作了《透明胡萝卜》,在当时轰动一时。之后,莫言甚至亲自写下了震惊文坛的《红高粱》。之后,莫言的作品如火如荼,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莫言创作出来的。
1989年,莫言出版了小说《草食家族》。正是从这部作品中,莫言对人有了更深的思考。终于,1996年,莫言发表了小说《丰胸肥臀》,并凭借这部小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的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他用自己的技能将原本不相关或对立的事物结合起来。乍一看,它们似乎很荒谬,但仔细观察却没有深刻的含义。
莫言从不吝啬我的表现我的文学造诣和知识在我的文章中,但我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仔细阅读莫言的笔,你会看到他对人性的思考,对人欲的批判,以及人性堕落的悲哀。 .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受邀在东亚文学论坛上发表演讲。他在讲话中向人们讨论了人类对财富和权利的渴望,以及这种渴望带来的危害。
在演讲中,莫言告诉所有在场的人,现在的人类,不管是什么阶级,都在社会的大船上。如果有一天这艘大船沉没了,无论你是什么人,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无论家庭是富有的,有权势的,还是衣衫褴褛的。
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像吸血鬼一样,贪婪地消耗着大地的能量。这种近乎疯狂的消费会给地球带来难以挽回的创伤,比如全球气候变暖、四季系统紊乱、澳大利亚森林火灾、新冠疫情爆发等,似乎都是地球对人类的警告,告诉人类他们即将无法承受。
文章来源:《河北学刊》 网址: http://www.hbxkzzs.cn/zonghexinwen/2021/0805/417.html
上一篇:我国史上最古老神秘的朝代,存在将近2000年,却
下一篇:2021,红学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