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受聘中华美术报总监助理。
2009年作品《山东科技大学办学特色研究》参加广州市老干活动中心展览受到好评。
2009年,《山东科技大学办学实力研究》入选广东省第十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
2010年应澳大利亚Menai Variety Pty. Ltd .公司邀请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了朋友艺术交流展。 2010年将在举办个人画展。
2010年8月在银行开发区支行举办了个人山水画展。
2010年参加“”画派艺术相关研究。
这些师傅们拼命地教我备课、上课、写作、做课题。 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勤奋、踏实、勤奋的精神,平易厚道的人品。 今天,如果说教学科研能有一点进步,那就离不开师傅们的无私传授。 以我个人成长经历看,“师徒结对”是年轻教师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 通过师徒结合,我们可以尽快熟悉教育教学工作,节约成长时间。 教育工作不仅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学历和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和课程探究能力。 对我们年轻教师来说,这些能力当然要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逐步探索、积累、逐步形成。 但这个周期往往很长,容易走弯路,甚至要冒风险,付出失败的代价。 但是,教育不是循环工程。 所有的学生都是一辈子一个人的高三学生,也不允许我们考试或者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青年教师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求教,是让自己尽快成长的积极稳妥的捷径。 杜甫在《大学评价体系与我校高水平科技大学建设研究》中说:“不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吾师。” 也就是说,通过向不同的老师学习,可以促进自己的进步。 孔子向老子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体系及培养路径研究》,向师襄学习音乐,最终孔子的成就超过了这两个人。 没有孔子的睿智,但是可以从不同的师傅那里吸收他们的优点。 在我的师傅中,蔡明的睿智改变了我的迟钝,李元洪的沉稳抑制了我的浮躁,对我的成长极为有利。 我校师资实力雄厚,你们身边有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师,以及许多省、市名师、学科带头人。 这是非常宝贵的财产。 我们应该充分使用那个。 这次经过了严格的手续(几个轮回,双向的选择),为了年轻的老师们,选择了富裕的教育教学骨干成为了你们的师傅。 相信他们身上宝贵的教育智慧、奉献精神得到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师资培养的形式很多,这种手把手的形式更现实。 同一学科开展的同步教学行为,便于在吸收和改进师傅的教学内容、教学艺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这对新教师的培养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老师们,在座的各位肩负着捕捉未来发展的重任。 作为师傅,作为我们既觉得这是为教研组培养后备人才的义务和责任,又要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徒弟,我们要珍惜学校搭建的这个平台,谦虚诚实地向师傅学习,认真踏实因此,我想列举以下三点希望。 一是师傅带学生需要三管齐下。 首先是思想上的指导。 各位师傅都是我校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教师,不仅是业务上的楷模,也是道德上的楷模。 接下来我教你作风。 要重视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榜样作用教育和引领徒弟,让他们自觉勇于担当、敢为人先、争一流的工作作风。 再次是业务上的指导者。 从头到尾进行跟踪指导,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方法无私地传授给徒弟,从而尽快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争取在五年内成为教学目标、独当一面的教育骨干。 二是不拘泥于带徒形式。 师徒关系比其他训练方法更直接,更有针对性。 在实施中,我们要以不拘形式的形式体现自主性和个性化,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沙龙、网络、面谈等形式让徒弟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与师傅交流。 同时,监督室、教务处要在严格规范的同时,与时俱进,加强对带徒过程的指导,创造更多机会加强师傅之间、徒弟之间的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借鉴提高。 三是希望师徒之间互相促进。 每一位师傅都是书,都是字典,都是徒弟无足轻重的教育财富。
文章来源:《河北学刊》 网址: http://www.hbxkzzs.cn/zonghexinwen/2022/1206/618.html
上一篇:美国权威学刊:中年发福,不是代谢慢,而是吃
下一篇:学刊论文前言(研究论文的前言)